随着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逐步受到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的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流域管理、环境友好城市等理念不断提出。我国自1995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生态省(市、县)、环境友好企业等“绿色创建”活动。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正得到我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关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迈克里.弗里曼(2002)系统地将新古典经济学有关理论运用于环境和资源价值的评估。李晓西等(2004)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成本至少包括了环境成本、资源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汤姆•惕藤伯格(2003)把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到相关的环境政策制定中。霍肯(2001)认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罗勇(2005)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赢问题。陈佳贵等(2001)探讨了西北地区开发的战略选择问题。洪银兴(2002)认为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先进生产要素的流入。韩康等(2003)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西部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思路。魏后凯等(2004)对我国当前的产业集聚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
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中不难看出,当前相关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环境友好”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实践研究多关注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区域的研究,而对中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较少。
中部六省498个县(市)(扣除市辖区,但包括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正面临优化调整,不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有向中部县域转移的趋势。一方面,中部县域经济发展对中部崛起乃至中国的经济振兴具有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的内陆腹地,其发展必须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围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为重要。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在我国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面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发展模式选择与优化问题,为中部地区更好地实施崛起战略、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